南宋建炎四年(1130年)正月,金兵南下勢如破竹,宋高宗趙構在臨安(今杭州)失守后倉皇南逃。元宵節剛過,這位顛沛流離的皇帝一路輾轉至溫州,選擇了甌江中的江心嶼作為臨時駐蹕之地。這座孤嶼上的江心寺,由此承載了一段家國危難中的帝王記憶。
駐蹕期間,宋高宗在江心寺展開了一系列活動:
其一,他親臨寺院正殿焚香祝禱,命僧人舉行法會為國運祈福,并在寺中題寫‘清輝’二字(后刻石立于江心寺,今已不存),暗含對江山光復的期盼;
其二,于寺院東廂設立臨時朝堂,召集隨行大臣商議抗金對策,在此批閱奏章、部署軍事,延續南宋政權的運轉;
其三,登臨嶼上雙塔眺望甌江險要,勘察地形以布防警備,同時借江海交匯之景排遣憂思,曾留下‘云霧朝昏常蔽江’的感嘆;
其四,體察民情,接受當地士紳獻食,并減免溫州部分賦稅以收攏民心。
這段僅十余日的駐蹕,雖短暫卻深刻。江心寺因帝王足跡增稱‘龍翔寺’,雙塔被民間喚作‘高宗塔’,而嶼上留存的金山皇帝塑像與御座石遺跡,至今仍在細訴著那個烽火元宵節后的春天——一位逃難皇帝如何在孤島上堅守著搖搖欲墜的王朝尊嚴。
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jiuse815.com/product/259.html
更新時間:2025-11-12 06:35:45